秦皇岛 阿那亚 沙丘美术馆

受启发于孩童们在海边挖沙的游戏,建筑师尝试在沙丘里“挖掘”创造出形态各异又互相连接的一些“洞穴”——这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居住形态和最早的艺术创作场所。一系列细胞状的连续空间,构成了沙丘美术馆里丰富的功能,包括大小形态各异的展厅、接待厅和咖啡厅等。

东京 国立新美术馆

美术馆的建筑形式最吸引人之处是南面整片的波浪形起伏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连续而富有变化的立面形式不仅仅让建筑外侧看起来十分丰富,也更给室内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光影效果。除了平面上呈曲线外,在局部幕墙的高度方向上也有着一定的收放变化。玻璃、金属、深色木制地面以及清水混凝土等等材料的巧妙结合,让室内空间的体验稳重而不失优雅。

上海 西岸美术馆

纯粹的几何空间下有着极具线条感的结构体系与视线引导。光感与材料感并具,展览性与社交性并存的室内公共空间也给滨江的岸线步道带来一个联系城市内部空间与滨水体验的室内过渡。空间中有向着四面联通的开敞大空间,有独享一面景观的“瞭望空间”,也有着更偏“内向”的“过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