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西岸美术馆

纯粹的几何空间下有着极具线条感的结构体系与视线引导。光感与材料感并具,展览性与社交性并存的室内公共空间也给滨江的岸线步道带来一个联系城市内部空间与滨水体验的室内过渡。空间中有向着四面联通的开敞大空间,有独享一面景观的“瞭望空间”,也有着更偏“内向”的“过渡空间”。
上海 天华漕河泾科汇大厦22层办公区

室内公区使用了暗色材质以及丰富的灯光设计,在入口区域营造了社区/会所风格的交流空间。办公、会议空间采用了可以灵活布置的隔墙系统,让塔楼平面层的空间布置更加易于组合。
上海 盛虹石化办公室

项目用了简洁的设计语言,通过颜色、材质的划分,以及空间的简单构成把办公空间合理规整,呈现了明朗干练的整体氛围。
上海 愚园路公共市集

在历史文化建筑的改造中,除了要考虑空间的再生,更要探索“内容”的复兴。理想的历史街区改造一般从空间出发,根据旧建筑的造型特点,提炼出历史印记符号,同时尊重建筑现有功能,进而实现激活。本案的更新设计,遵循“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定位,在追求“精致”和“时尚”的同时,还需调和原著居民的“烟火气”。面馆、杂货店、裁缝铺……一些如今在时尚魔都已难寻踪迹的老式业态,在愚园路的一些弄堂里一直存在,包括宏业花园。
上海 虹桥艺术中心

天山电影院坐落于上海天山路,曾是沪西最为知名的影院之一,但随着上海新虹桥地区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天山路已然发展成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老旧的天山影院与其周边林立的现代建筑、商场未免略显不合。因此,长宁区政府决定对这一国营影院展开一次改扩建,并更名为上海虹桥艺术中心。改扩建后的天山电影院更名为虹桥艺术中心,不仅拥有了七间不同体量的电影放映厅,同时也包含了一间1000座的中型剧场。由于电影院和剧院有着不同的观众群,通常被视作两类不同的文化娱乐场所而独立建设。
上海 古北SOHO

利用其在整个公园景观中的中心位置,建筑形式同时具有理性和表现力。受到Constantin Brâncu的无尽之柱的比例启发,该塔呈现为一个起伏的方尖碑形状并具有折线形的轮廓。
上海 2018上海时装周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场空间

项目以极低成本将美术馆的三个楼层改造为持续一周、集合诸多年轻独立设计师品牌的时尚「集市」。我们希望打破类似展场常用的「过道+展位」空间模式,用与时装行业契合的柔性材料将基地分割为动线自由、视觉通透的迷宫式空间,激发各品牌展位形成社区式的互动关系。我们以白色金属帘、弹力布及简单的金属框架为主要材料,配合线性灯带的使用,创造出一个带有些许嬉皮气质的、跳蚤市场般的展卖场。半透明的帘幕在空间中肆意流动,或卷或舒,如同烟雾般层叠着为争奇斗艳的服装们披上一层暧昧的面纱,隐约透出熙来攘往的潮流达人与时尚买手,似乎在提醒所有人,展卖将在一周时间后烟消云散,一如这个时刻流变的行业里每天都在发生的告别与新生。(文字来自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