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 海军中央公园圆形庭院

这个设计整合了最前沿的城市用地潜力及其自然的栖息地,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空间环境,同时满足可持续、绿色、自然及社交、活力及城市的需求。一个20尺宽的社区步道组织出场地的流线并且在其内部形成了一个独特、沉浸式的公园,公园中主要有花卉草坪、设有吊床的树林、户外圆形剧场、滚球场和健身中心。

大阪 有机大楼

这座有机建筑的主题是与自然共生,橙色墙壁上的132个花盆和狭长的窗户都令人印象深刻。 内部装饰有设计该建筑的盖塔诺-佩塞(Gaetano Pesce)的典型物品和装饰,让人感觉像是到了他的一个展览中。所有的132种植物都是不同的品种,尽管面向西方,但它们却生长得很旺盛也很精彩,在城市地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称为自然的东西,在不利的条件下,它们难免会被视为阻力而不是和谐。

大阪 大冢集团大阪总部

这座办公大楼面对着大阪市的主要街道–松山町筋。 纤细的建筑与垂直的对角线格子单元形成了适度的外观,给街景建筑立面带来丰富的表达。 这些单元所围成的办公空间与外界的接触有适度的距离感,角落里的小中庭空间也提供了一种室内的舒适性。 大楼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新的设计,但这是一幢高质量的办公楼,每个细节被精心设计。 (大阪府知事奖–评审团成员:陶器浩一)

大阪 阿倍野歩道橋

该项目位于正在进行重建的天王寺/天王终端站前。 作为从每天有80万乘客通过的天王寺站到周围设施的主要流线,字母 “a “的形式来自于能够快速前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这一主题。 其目的是创造一个被结构包围的步行空间,其高度随着桥墩的支撑跨度而变化,从而使行人能够 “感受步行的乐趣”。

大阪 明治安田生命大阪御堂筋大楼

该建筑位于大阪具有象征意义的御堂筋街的中心淀屋橋区域,是通过重建1965年完成的原大阪明治神宫而建设。 该建筑的开放性低层区域从前面到后面的街道都能看到,其明亮透明的外墙与银杏树和路过的人们相呼应,为庄严的街景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为了有效地重建城市建筑,并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旧建筑的地下框架被尽可能地回收和利用,该建筑是御堂筋大道上第一个地震隔离的建筑。(文字来自建筑师)

纽约 新世贸中心一号楼

新世贸中心的低层区域有着特殊的幕墙设计,好似飞翼的玻璃装饰形式给建筑立面增添了更多的丰富度,让建筑表面产生了许多不同方向的反射与漫射。建筑前侧的方形巨坑是旧世贸中心的所在之处,原有的建筑在低层区域也有着很独特的立面结构性、装饰性设计。遗迹方形巨坑中简洁的单一石材材质更给场地增添了一份庄严感,让人们驻足、思考。

纽约 威廉谷精品酒店

威廉谷的地块上面有1.5万平方英尺的淡水河谷公园。经过精心设计的郁郁葱葱的绿色的园景空间,绵延起伏的丘陵以及曼哈顿天际线以及威廉斯堡海滨的全景。高架长廊也是1974年改装的Airstream拖车的家园,被称为Mister Dips。22楼的屋顶酒吧,可欣赏纽约市威廉谷城市的美景。威廉谷精品酒店提供了许多公共流线区域,鼓励人们进入场地,并打开一个位于中心位置的广场。一个大楼梯向上通向位于沿街零售上方的屋顶公园,随后回到下面的广场。

纽约 VIA 57 West公寓

VIA 57 West的庭院是金字塔建筑内的一个高差很大的中庭天井公园—一个融入自然环境的空间,与周围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独特的建筑形态在曼哈顿的诸多方块形建筑中脱颖而出,建筑表面的金属材质也在阳光下反射出独特的纹理与质感。

纽约 The Shed 艺术中心

“The Shed”开放式的基础设施可以为未知的未来提供永久的灵活性,并能够及时应对规模、媒体、技术和艺术家不断变化的需求。“The Shed” 37米高的可移动外壳由一个裸露的钢斜架建造,外覆一层半透明的垫层,垫层由聚氟乙烯(ETFE)和轻质特氟隆聚合物制成。这种材料具有绝缘玻璃的隔热性能,并且仅相当于绝缘玻璃的一小部分重量。“The Shed” 的聚氟乙烯面板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面板,在一些地放其长度接近21米。

纽约 斯台普顿图书馆

建筑内部整体木材质的使用给建筑空间带来了温暖的气氛,也给社区图书馆增添了一份人情味。图书馆向街区公园透明开敞,试图融入整个小镇的社区氛围之中。馆内均质的灯光设计给阅览提供了很好的光照条件。

水车市 帕里什艺术博物馆

建筑师从周围的景观和他们对长岛东区艺术家工作室的走访中获得了灵感。这是帕里什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出发点,它从一个单一的画廊空间的基础构成开始,利用工作室的比例,推导出一个带有北向天窗的简单剖面。其中两个画廊的侧面是一个中央人流动线,形成了建筑的简单挤出形式。

纽约 世贸中心交通枢纽

卡拉特拉瓦谈到光是枢纽中的结构元素,称该建筑物由“光柱”支撑。光线透过建筑外表射入室内,光线犹如晕染开一般渗透到建筑内的每个角落。由于“骨骼”呈弧线的型态,建筑内部的光影也富有动态地随之变化,通体白色的材质也给整体建筑增添了一份梦幻色彩。

纽约 总督岛总督岛木材装置艺术

受非营利组织Figment的委托,哥伦比亚大学GSAPP的12名学生在州长岛上设计并建造了一个名为FELIX的树屋。我们的设计意图是让FELIX成为一种新型树屋的种子,它可以在未来5年内通过在景观上的聚集而成长,为每个人创造一个动态的游戏景观。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我们提出了一个灵活的模块化系统,该系统基于标准的木质构件,十分生态友好,并可以重复使用、大规模生产。亭子被设计成一个由自然而生、属于自然、为自然而设的无障碍装置。

纽约 猎人角河滨公园景观建筑

巨大的雨篷之下创造了一块集中的公共空间,建筑体块一直从内陆广场延伸到湖滨,并形成了朝向曼哈顿东侧的观景台。阳光的照耀下,地上的光线与阴影轮廓清晰,构筑物的体量感也愈加分明,在东河旁与对岸相互凝视,闪闪发光。

纽约 高线23

建筑每层楼是一个公寓,主要的生活区和景观都是朝南的,而面向高线的东立面则形成了一个雕塑般的表面,较小的窗户增加了隐私性并框景了曼哈顿的视野。玻璃和不锈钢板的幕墙悬挂在一个复杂的悬臂钢架上,在系统经济的前提下加入了形式的表达。由于该建筑位于艺术区域之中,它试图提供一个商业上可行的、高度手工制作的物体,可以在附近画廊展示的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纽约 东河15号码头

从纽约市19世纪的两层休闲码头的传统中汲取灵感,15号码头成为了游客和周围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拥有屋顶种植的开放空间被提升到第二层,恢复了几代人都没有看到过的海滨景色,同时也为下面的咖啡馆、海事教育中心、遮阳长廊和一个下到水面的 “瞭望台 “腾出了空间–使15号码头既能作为一个公共公园,又能作为一个使用中的码头。

纽约 大卫·兹沃纳画廊

邻近社区的工业建筑遗址发了该设计,用简单且具有纪念意义的方式来营造空间。外墙由裸露的混凝土制成,粗糙而精致,具有与工业结构产生共鸣的耐候性和优雅感,为画廊创造了独特的物理个性。在一层的外立面处,柚木的整体店面设计使建筑物可以开放供艺术品进出使用,并创造了与混凝土形成的温暖对比。

纽约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整体规划

公园更加关注于滨水岸线的空间体验,大型的活动空间与休闲区域相辅相成,坐落于沿着东河布鲁克林一侧的长形河岸边,创造了一个个富有活力的滨水集中空间,将人们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解放出来。公园的目标十分弘大但也十分直接:保护原有滨水工业区独特的空间性与纪念性体验,同时引入自循环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并在区域内创造更多新的社交与娱乐可能性。

纽约 布鲁克林植物园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的设计被视为景观的无缝延伸。建筑嵌在现有的护堤中,22,000平方英尺的建筑被视为花园道路系统的三维延续,在未见整体形态的时形成了一系列进入和穿过花园的景观。 游客中心位于华盛顿大道,被设想为一个电影过场画面的过程,从城市到花园,通过展览馆到活动空间,最终过渡到室外的梯田天井,蔓延到花园之外。

纽约 巴克莱中心

建筑雕塑般的外墙被钢和玻璃交替包裹。这两种纹理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强调了明暗的对比:弯曲金属格子的比例错综复杂,创造了一个丰富和动态的纹理表面,而玻璃带引入了一种轻盈的感觉,使建筑向周围的城市开放。钢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丰富的铜锈反映了天气和日光的变化,而紧绷的玻璃表皮则映出了天空和周围城市景观的颜色。

纽约 茱莉亚音乐学院爱丽丝杜莉厅

爱丽丝杜莉厅是林肯中心使用率最高的场所之一。由于增加了对更加实用和方便的空间的要求,它刚刚经历了整体的外观和功能改造,包括内部和外部,以使其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场所。建筑角部的形状像一个被切断的几何盒子,给人们带来了简洁且几何化的总体印象,而这种简洁的形态也增强了直线的力量感。

纽约 西28街520号住宅

建筑有21个 “交错的 “楼层,外部由 “有机的曲线和V形图案 “组成,为每个住户雕刻了 “宽敞的户外空间并增强了隐私”。从其外墙到最小的内部细节,整个 “雕塑般的 “建筑共享一个 “无缝的视野”,使每个单元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其5000万美元的顶楼。相关公司执行副总裁Greg Gushee说:”西28街520号将以其引人注目的设计和在高线上的突出位置对纽约市的视觉景观作出深刻的声明,同时为居民提供一个独家机会,在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设计的艺术作品中居住。

纽约 克里斯蒂街旅馆

建筑场地位于休斯顿街,斯坦顿街和鲍里街所构筑的街道核心区域,且场地离克里斯蒂街有很大的退让空间。周边的建筑物的都有着不同的用途,不管是建筑质量、规模还是整体的建筑比例方面都有很大差异。隔着街的对面就是罗斯福公园,那是一道又长又窄的绿色草坪,在整个街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紧密联系着两侧的住区与商圈。建筑物的结构被推向外部,并与大型落地窗托架的网格严密对齐。这为外部立面效果增添了深度感,并使内部空间不受立柱的束缚。板和柱的素混凝土与室内使用的金属材质、暖色整体氛围灯光互相作用,形成了恰到好处的质感。

南京 国际青年文化中心

塔楼创造了从城市垂直的CBD到河流水平地形的动态过渡。较高的塔楼象征着广场在河西新城城市网格和南京天际线上的位置。河流的自然景观通过多功能裙房和会议中心流畅的建筑语言与新CBD的城市街道景观相连接。这种建筑结构将垂直的(城市)和水平的(河流和景观)并列在一起。在塔楼和房楼之间的交界处,玻璃幕墙逐渐转变为菱形纤维混凝土面板网格,裙楼和会议中心的大型表面呈现出坚实而雕塑般的外观;即强调形式的动态特征,又为建筑内部提供日光。

南京 德基广场RoundRound

作为主色调之一,橙色是德基店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家具设置与服装选择的组合、室内灯光与陈设的搭配、反射与漫反射的融合,当一切都协调,空间便会自然富有张力。

莫斯科 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

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是对20世纪60年代的Vremena Goda餐厅的改造,这个预制的混凝土亭子已经荒废了二十多年。OMA设计的5400平方米的建筑包括两层的展览馆、儿童创意中心、商店、咖啡馆、礼堂、办公室和屋顶露台。该设计保留了原有的苏联时代的元素,包括马赛克墙、瓷砖和砖,同时融入了一系列创新的建筑和策展装置。

迈阿密 林肯大道1111号停车楼

建筑灵动的开放式结构、倾斜的几何型态支柱,楼板与屋面都简单到极致,一切都以素混凝土的方式呈现。建筑的每层都享有朝向每一侧的全景视角,与城市发生联系。

霍博肯 C码头公园

C码头公园位于新泽西州霍博肯沿着哈德逊河的滨江大道上,是城市持续努力建设滨水区域休闲开放空间的一部分。一个活跃的休闲码头设计能够服务于各个年龄层次的用户,新公园在功能性上弥补了周边公园的不足,代表着新一代的滨水空间设计,将休闲性与公众性置于最重要的地位。从公园隔河望向纽约可直接拥有纽约世贸中心的景色以及中城区哈德逊城市广场的景色。

肥西 甜甜圈幼儿园

流动的建筑型态与景观设计相辅相成,在城市之中形成了一个儿童娱乐的小天地。不同类型的植物相互映衬,在地面,在屋顶,与地面、墙面的材质一起在建筑内的不同区域营造了不同的景致。

杭州 水獭酒吧

二层的酒吧/活动空间与一层的小展厅空间巧妙结合,打造了小河边的一个精致的融合场所,风格不同的上下两层,在不同时段的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下显出了不同的姿态。

杭州 银泰百货西湖店皮爷咖啡

西湖边的废旧建筑“再生画舫”。如船一般的形态,简洁的折形立面,让建筑在这条人行步道上十分显眼。室内木制家具、线条状的主题语言,以及绿植墙面的布置,都增添了自然而丰富的元素。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

这座民俗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场地曾经是山坡上的一片茶田。我们进行博物馆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可以在其中感知到建筑下面的土地,因此在建筑的地面上设计了上下连续的坡道。平面布局被几何划分成平行四边形的单元,来适应地形的细微变化,每一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小的屋顶,这样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片瓦片屋顶的村庄。室外墙壁上覆盖了用不锈钢丝悬挂的瓦片,调整了进入室内的光线。立面和屋顶上的旧瓦片都来自于当地的住宅。瓦片的尺寸不一,帮助建筑更好地融入了土地的自然环境。(介绍来自建筑师)

杭州 水岸山居

不论如何,将屋顶融入山水景色,这只是种种思考之后的一个具体表现。王澍只是用屋顶作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媒介,类似国画家画山水——他们都意在用一种方式传达个人在自然中的感受,经验和思考。这种经验与感受不是小瞥一眼之后的模仿,而是长期浸淫于一种经验和感受之后产生的写意。山和水,这种形象不止存在于山水画中,同样也存在于浙江的田园乡村。这也是王澍灵感的发源地。他把山和水融合起来,还有那种来自士子和杭州城的传统气质,共同构成了瓦山旅社的设计,甚至选址-它坐山朝水,仿佛是将二维的山水画带给人的体验用三维的现代建筑重新演绎了一遍。

杭州 良渚文化中心

混凝土在建筑体量感的表达上具有独特的能力,材质本身简单的重复性使得建筑的形式表达更加清晰,一棱一角都展示得很到位。在漫射的光线下每个轻微的转折都带来层次丰富的阴影变化。面与面之间、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简洁的体量下变得更加有趣。

杭州 东山村纸博物馆

建筑的室内空间大致保持了原有的模样,在留有原本梁与柱的框架质感的同时,将整体空间环境营造的重点变为了造景。利用原有的结构体系与门窗关系,改造后的建筑将建筑室内的体验感通过一个个“幅面”来进一步塑造成形。每一个”幅面”都相对独立而又融合,有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内容,整体建筑的内部也通过这样的层层关系延伸了空间的深度。

海门 水岸观澜苑营销中心

简单的几何体量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显出了不同的层次关系。项目前侧的水景更让建筑的入口区域增添了一种镜中世界的梦幻感觉。

杭州 来福士广场

杭州来福士

建筑表面覆盖着闪烁的鳞片状金属砖,在建筑底部反射出周边的景观植被,建筑的构件也在反射中得以延长,更增添了建筑的立体感。

大连 国际会议中心

大连 国际会议中心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建筑表皮给建筑带来了不一样的未来色彩。建筑表面的金属穿孔板在光线的照射下反射表现不同亮度的材质效果。处在城市中的极大体量也与环境形成了极强的对比,建筑表皮流动的形态与鱼鳃似的开口也让建筑更增添了一份呼吸感。

新迦南 格雷斯农场

新迦南 格雷斯农场

建筑简单而流动的轻盈体量铺在山坡上,连续的木材质纹理在阳光的照射下把温暖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通透的弧形玻璃盒子被藏于一个沿着山坡连续而又轻薄的顶盖之下。不仅仅建筑室内的空间被很多功能(诸如轻吧、餐厅、集会空间等)很好地利用起来,连续屋面下的室外空间也成为了诸多派对等活动的合适场地。小镇上的人们来到这里,有聚会,有休憩,安静的气氛之下发生着多种多样的活动。

北京 定慧圆禅茶会所

北京 定慧圆禅茶会所

设计的核心是空间流线的重组。放弃了原来建筑平铺直叙的交通组织,以及简单置于建筑入口的楼梯,设计特意拉长了使用者进入主空间的时间,希望在游走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进入禅茶的氛围中去。借助原有建筑L的空间布局,以及后院场地,一个超长的、曲折的路径被营造出来:人们从建筑新加建部分的西侧步入,经过一个狭长的半室外的廊道,进入建筑中;然后转头向北穿过整个建筑进入后院空间;在这里建筑师加建了一个对折的廊道空间,它的形制介于长坡道和两跑楼梯之间;人们拾阶而上,途中会透过格栅看到内院和对面的大茶室,然后转头进入一个狭长、封闭的空间;最终进入二楼。这里才是这个建筑主要的公共空间,包括雅集空间(琴室)、小茶室、禅堂和大茶室。(项目介绍来自建筑师)